今年全國兩會,代表委員們關于教育領域的多個建言備受關注,不少建議紛紛沖上熱搜,比如將英語(外語)不再設為高考必考科目、第三孩免費上幼兒園、第三孩高考加10至20分、清華北大按各省考生比例招生、未成年人禁止網游、取消中小學課后服務收費等20條建言。
綜合評價信息平臺整理了今年兩會教育領域部分備受關注的熱點建議,一起來看看。結尾有彩蛋!
01
建議將英語(外語)不再設為高考必考科目
全國政協委員,九三學社中央委員許進建議,英語教學課時約占學生總課時的10%,但英語只對不到10%的大學畢業生有用。成果應用率低,課程設置不普惠。因此,“在義務教育階段,英語等外語課程不再設為與語文和數學同等的主課,增加素質教育課程占比;不再將英語(或外語)設為高考必考的科目;禁止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參加非官方的各種外語考試。”
02
建議部屬高校按各省高考人數分配招生指標
全國人大代表、河南大學黨委書記盧克平建議,教育部直屬高校應按各省區市高考人數分配招生指標。盧克平表示,應充分考慮各省區市高考人數在全國占比情況,統籌教育部直屬高校招生指標分配,適當減少高校屬地的招生計劃比例,更好發揮“支援中西部地區招生協作計劃”作用,進一步加大對中西部地區尤其是河南等生源大省的傾斜力度。
03
建議允許職高生參加普通高考
全國政協委員陳眾議建議,允許職高生參加普通高考,去年教育部調整職高生入學比例后,50%的初中生將無緣普通高中。“中考分流”制造了新的社會焦慮,不僅不利于貫徹“雙減”政策,反而導致智力培養的年齡往前移,加重了低齡學生的負擔,加劇了校外培訓機構轉往地下的趨勢。初中的孩子還未顯示出各自真正的能力,尤其是學業上的潛力,過早分流有違教育公平。將“普職分流”推遲到高考階段,并呼吁盡早讓高中納入義務教育,全面放開普通高考,給職高生平等參加高考的機會
04
建議將防性侵課程納入九年義務教育
全國人大代表、合肥蜀山區劉麗健康咨詢中心總監劉麗建議,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遭遇性侵,不僅會帶來身體傷害,還會帶來嚴重的心理和精神傷害,希望孩子們可以提前學到防性侵知識保護自己。劉麗介紹,《“女童保護”2021年性侵兒童案例統計及兒童防性侵教育調查報告》顯示,超九成的受訪者認為有必要對未成年兒童進行性教育、防性侵教育;但目前,我國義務教育階段的未成年人防性侵教育還缺乏全國性、制度性安排,遲遲難以普及。
05
建議嚴格控制掐尖招生
全國政協委員江蘇省錫山高級中學校長唐江澎建議,加強縣域普通高中建設,必須嚴格控制“野蠻招生”,包括“掐尖”招生、跨區域招生,卡住招生的關鍵點。省級人民政府和地市一級人民政府要切實擔當起責任,嚴格普通高中招生管理,嚴禁高中階段跨地市招生,以重振縣中教育;對高中跨地市招生問題突出的省份,要進行教育生態治理問責。
06
建議提高收買被拐婦女兒童罪的起刑標準
全國政協委員、律師彭靜建議,提高收買被拐婦女兒童罪的起刑標準。彭靜認為,現在對收買方的量刑期限過低了,應該提高對收買人的起刑的期限。從3年量刑期應該提得到5年以上,因為如果收買人往往還伴隨著其他的犯罪行為,比如說有強奸,有故意傷害,有限制自由的這樣一些犯罪行為,那么數罪并罰的話,情節嚴重的可以直至死刑。另外一個就是對民事賠償的救濟力度應該加強,對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要擴大到精神損害這個范圍,要對精神損害的賠償金額應該予以提高。
07
建議返還三孩及以上家庭50%房貸利息
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惠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黃細花建議,有關部門可研究實打實地給予家庭幫助,鼓勵積極生育。托幼方面,可考慮實施入托兒所、幼兒園等費用由家長和政府財政各承擔一半;房產方面,對于三孩及以上家庭,可以返還或直接減免其房貸利息的50%;醫療方面,可進一步提高嬰幼兒入院治療報銷比例。
08
建議第三孩免費上幼兒園
全國政協委員建議,國家放開三孩,雖然有了政策,但是很多年輕人生育率還是不高,張俊廷關注到,其中的困難之一在于,很多家庭考慮到培養一個孩子需要耗費大量精力和經濟成本,很有可能不太愿意繼續要孩子,尤其是考慮到沒人帶孩子,對此,各地因地制宜地出臺相關政策,降低生育成本,倡導第三孩免費上幼兒園,同時鼓勵一些大企業、單位提供免費的托育服務
09
建議從法律層面給網暴劃紅線
全國人大代表魯曼建議,“網絡上的暴力往往是隱蔽的,而且沒有專項的法律去對它進行制裁,造成的傷害可能是無形的、長遠的,尤其是對未成年人。希望《反網絡暴力法》盡快成為'專法',讓所有的網民規范自己的言語、還網絡環境一片晴空。”
10
建議將違規校外培訓納入社會綜合治理
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教育廳副總督學楊善竑建議,將隱形變異培訓問題納入社會綜合治理,加大綜合治理和網絡巡查監測和執法力度,采取精準措施,讓隱形變異無處遁形,徹底摧毀校外培訓的“死灰復燃”。
11
建議從國家層面重視青少年抑郁
全國政協委員、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俞敏洪建議,在國家層面,應進一步高度重視青少年抑郁等精神困惑問題,建立教育部、衛健委、團中央等部門聯合行動的機制,形成全社會重視青少年精神困惑問題的氛圍。嚴格落實《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加強學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切實加強青少年學生心理健康管理的專業支撐和科學方法。
12
建議對未成年人食品安全專門立法
建議通過未成年人食品安全的專門立法,或相關部門研究制定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對未成年人食品的營養成分標識、食品添加劑等要求、食品安全標準等進行明確規定,確保未成年人舌尖的安全。
13
建議公務員考試要考硬筆書法
全國政協委員鞏漢林建議公務員考試要考硬筆書法的說法6日沖上熱搜。鞏漢林這一建議早在2012年就已提出。鞏漢林當時的提案和書法進課堂一起提出,后者現在已開始推行。2012年他就說建議在公務員考試中,卷面書寫直接計分。至于所占分比,他認為5%-10%之間會比較合理。
之所以提出公務員要考硬筆書法,鞏漢林認為“你是個國家公務人員,你連字都寫不好,你不稱職。”
14
建議第三孩高考加10至20分
全國人大代表、科力爾董事長聶鵬舉建議,從生育、養育、教育、就業四個方面推行:生育方面,生育三孩的費用納入生育保險待遇支付范圍,沒有生育保險的人員由國家統一支付。
養育方面,國家要求地方政府設立部分公益性質的托育機構,前二孩進行保本收費,對第三孩的托育費用適當進行減免,比如減免30%~50%;對有需要生育三孩的人員,國家對第三孩按地區實行一定標準的生活及醫療保險補助,比如按當地月平均工資的20%發放生活補助,生活及醫療保險補助一直持續到18周歲。
教育方面,對第三孩除九年義務教育之外,同時也免除高中三年的教育費用;第三孩考大學可以按地區差異實行10~20分的加分獎勵。
就業方面,鼓勵單位支持有三孩家長的就業,單位無端解除就業協議時,除按相關法律法規進行補償外,需要另外增加補償費用50%的補助金。
15
建議取消中小學課后服務收費
全國政協委員余德聰建議,進一步修訂九年義務教育法,出臺相關配套法律政策,全國統一免除中小學教育階段課后服務收費,改為中央財政轉移支付和地方財政補貼等方式實現免費提供課后服務;建立中央財政增加中小學教育課后服務專項基金,對地方財政實施統一支付補貼;加快公辦中小學校、幼兒園新建擴容工程建設,全力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進一步提高中小學校、幼兒園公辦教師的師資力量配置,工資待遇保障制度,全面提升學校教學質量,充分調動學校教師“教書育人”的積極性。
16
全面落實義務教育教師工資待遇
全國人大代表河北省張家口市第一中學教師尤立增全面落實義務教育教師工資待遇,教育投入更多向教師傾斜,這是“強基固本”之策。各級政府要落實主體責任,優化財政投入結構,把改善與提高教師待遇作為教育財政投入的重點戰略,優先保障對義務教育教師特別是農村和偏遠地區教師的工資投入。
17
建議禁止未成年人玩網游
全國人大代表李君建議,應全面禁止未成年人玩網絡游戲,對向未成年人提供網絡游戲服務的開發商追究相關責任。所有網絡游戲開發者必須強制設置人臉識別登陸,通過人臉識別禁止未成年人登陸,玩游戲的過程中也可不定時進行人臉識別抽查。
18
建議延長產假的成本由國家承擔
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惠州市宣傳部部長黃細花表示,女職工應享受全額帶薪產假,且重返工作崗位時累計工齡。
她表示,目前各省份新修訂的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均延長了產假,但如果延長產假的成本由企業負擔,那么企業為了節省人力資源成本,就會盡量不招聘女職工。因此,國家財政應承擔延長產假的成本,消除就業市場中的性別歧視。
19
建議完善未成年人犯罪記錄封存管理
全國人大代表、太平洋醫療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主持工作)周燕芳表示,建議最高人民法院聯動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建立未成年人犯罪記錄封存統一管理制度,規范我國未成年人犯罪記錄封存的統一管理標準。保障誤入歧途的孩子們回歸社會‘無障礙’。
20
建議清華北大按各省考生比例招生
在20條有關教育的建議建言里最受關注的當屬全國政協委員、南開大學教授鐘茂初建議,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學科相關專業招生名額,按各省市區考生比例公平分配。入選《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的高校及學科,相關專業在各省市區的招生名額,應與各省市區當年應屆考生比例大體相當。鑒于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在第二輪“雙一流”建設中自主確定建設學科的特殊地位,這兩所高校所有專業在各省市區的招生名額,應與各省市區當年的應屆考生比例大體相當。
據統計,清華2021年在內地31個省市區錄取了本科生3500多人,而北大的本科 新生約為2900多人。總體而言,清華北大共錄取了6500人左右。也就是說如果全 國考生1000萬左右,清華北大的招生比例占全國考生的0.065%。綜合評價信息平臺認為,如果非要按省份比例實施也不是完全不可能。畢竟高考改革不改革也不知道結果,所以試一試也是可以的。看看如果按照兩會委員的建議按照省份考生比例進行招生是進步還是退步。如果按比例招生,綜合評價信息平臺認為有三種方案。今天就根據我們的想法做了清北在各省招生的三個方案,供大家討論:
第一個方案,如果清華北大可以擴招的話,方案非常好做。就是清華北大在全國每個省份都按照清北招生比例最高的北京市1.11%進行招生。,那么全國1000萬考生,北大清華需要從原來的6500人,擴招100000人。這樣每個省市都可以按照1.11%進行分配清北人數,而且也保證了原來在高考錄取上占盡優勢的省市不丟失既得利益。
第二個方案,全國一張卷,清華北大全國統考統招。不按比例分配名額,就按照高考分數比拼,排在全國前6500名的考生自動進入清華北大。那不過這樣的話,可能浙江的考生就會很開心了,畢竟江浙一帶自古出狀元,考試能力比較高。浙江的考生請關注浙考圈。
第三個方案,如果清華北大不擴招的話,方案就比較難做。就是清華北大在全國每個省份都按照清北招生全國平均比例0.065%進行分配人數招生。那但是原先清北投放名額較多的省市就會有很大的意見,河南河北山東等高考大省就會拍手稱快。所以綜合評價信息平臺還是建議清華北大可以適當擴招,把擴招名額投放到高考人口大省同時兼顧招生比例,逐步將全國各省招生比例接近化。
最后,綜合評價信息平臺想說,要實現盡善盡美的公平是很難的,每個人、每個學校、每個地區站在不同的利益立場和長期的思想價值觀立場上都會有自己的主張。你認為清華北大應該怎么樣進行調整招生比例呢?請在下方投票,如果有不同看法也請留言說出你的方案,本文歡迎大家轉發讓兩會更多的代表看到,提出更多更好的有利于高考招生改革的方案。
關注綜合評價信息平臺!名校之路更簡單!
- THE END -
如果覺得本文有用,歡迎推薦更多家長學生關注我們
|